中大新聞網訊(通訊員戴蕓)近日,嶺南學院戴蕓團隊通過實驗經濟學方法創新性地揭示了財務報告監管影響市場效率的內在機制,相關成果發表在在國際管理學頂級期刊《Management Science》上。
研究團隊設計精巧的模擬金融市場實驗,通過設置無監管、30%緊限制、50%松限制和審計可能性四種情境,系統考察了不同監管方式的效果。研究發現:無監管環境下,低盈利企業會通過盈余管理模仿高盈利企業,導致市場信息失真;而適度監管(30%緊限制)能促使高盈利企業通過合理夸大盈利傳遞真實信號,同時抑制低盈利企業的盈余管理行為。引入審計可能性則最能有效提升報告真實性,使市場價格更準確反映企業價值。
研究還發現,30%緊限制雖改善信息質量,但因信號成本過高反而降低市場凈收益;而審計可能性不僅能提升信息質量,還能增加市場總體利潤。這一重要發現為監管機構平衡信息披露質量、市場效率和企業成本提供了關鍵參考。該研究創新性地融合了實驗公司金融和實驗資產定價研究方法,實現了方法論上的重要突破。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287/mnsc.2023.03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