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至11日,中國法治國際論壇(2019)在廣州舉行。該論壇由中國法學會主辦,來自中國以及“一帶一路”沿線的40余個國家、4個國際組織約400余名法學法律代表參加論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法學會會長王晨出席開幕式,宣讀習近平主席賀信并發表主旨演講。習近平主席在賀信中指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需要法治進行保障。中國愿同各國一道,營造良好法治環境,構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規則體系,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更好造福各國人民。希望大家圍繞“深化中國法治國際合作,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的主題,加強交流、增進共識,積極促進相關法律制度發展和完善,使法治在共建“一帶一路”進程中更好發揮作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出席論壇并致辭。
受中國法學會邀請,我校法學院院長黃瑤教授、副院長張亮教授,慕亞平教授、周林彬教授、郭天武教授、羅劍雯教授、郭萍教授等參加了此次論壇。論壇期間,張亮教授在11日上午做了題為《“一帶一路”倡議下構建更高水平國際經貿規則的建議》的大會發言,指出:“一帶一路”參與方應堅持多邊、區域、雙邊多層次推動國際經貿規則變革。應恪守WTO等多邊規則,在多邊規則的框架下構建更高水平國際經貿規則。支持“一帶一路”參與方締結(或升級)貿易、投資協定或者自由貿易協定,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逐步減少和消除貿易和投資壁壘。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的基礎上構建更高水平國際經貿規則。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發展,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和各方共同需要,不斷發展相關國際經貿規則,逐步推動國際經貿規則體系的完善。國際和地區組織擁有機構網絡、專業和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在構建更高水平國際經貿規則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一帶一路”參與方應進一步加強與國際和地區組織在構建更高水平國際經貿規則上的合作。
張亮教授在論壇上做題為《“一帶一路”倡議下構建更高水平國際經貿規則的建議》的發言
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陳訓秋主持論壇開幕式并作發言。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胡可明、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羅東川、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萬春,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張鳴起、王其江、張蘇軍、王俊峰,廣東省及廣州市有關領導同志李玉妹、張碩輔、何忠友、鄭雁雄、溫國輝,以及廣東省法學會會長梁偉發等同志出席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