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廣州5月14日電(記者梁寧寧)5月6日上午,中山大學黨委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專題讀書班第六次集中研讀學習,深入研討學習了《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二卷24篇著作,內容涉及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個方面。校黨委書記陳春聲及其他在校校領導參加了讀書班學習。讀書班由陳春聲書記主持。
本次讀書班由校黨委副書記國亞萍導讀領學,副校長劉濟科、副校長楊東華先后進行重點發言。

主題教育讀書班現場(黨委宣傳部 王佳鴻 攝)
國亞萍副書記對《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二卷24篇重要著作進行了導讀領學,并結合工作實際、閱讀相關文獻,詳細導讀和解讀了《帶頭做到“兩個維護”,著力推進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政治建設》《把人民政協制度堅持好,把人民政協事業發展好》《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4篇著作。在詳細導讀后,她分別從高校機關黨建工作、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提高“政治三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方面分享了深刻的學習體會。
第一,帶頭做到“兩個維護”,是加強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首要任務。機關黨建是學校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保證,作為機關黨委書記,要帶領機關黨員干部牢固樹立政治機關的意識,把講政治的要求落實到業務工作中,在落實學校重大任務和推動業務工作中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以實際行動做踐行“兩個維護”的表率。第二,黨的領導、統一戰線、協商民主是人民政協制度的三大要素和鮮明特色。黨的領導是人民政協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人民政協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組織,統一戰線是其組織功能的顯著優勢。協商民主伴隨人民政協而產生,是人民政協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鮮明特色。作為分管統戰工作的校領導、省政協委員,要進一步強化政協委員的責任擔當,帶領分管部門切實推動學校統戰工作高質量發展。第三,旗幟鮮明講政治,既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特征,也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政治優勢。高校領導干部要主動增強政治意識,提升政治能力,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善于把握政治大局,聚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努力成為提高“政治三力”的堅實踐行者,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第四,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學校參與和見證了黨和國家關于脫貧攻堅重大戰略取得的偉大勝利,我們要堅持黨的領導,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

黨委副書記國亞萍導讀《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二卷(黨委宣傳部 王佳鴻 攝)
劉濟科以把握新發展階段、弘揚偉大精神、奮力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為重點,分享學習體會。他指出,必須全面深入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弘揚偉大精神,進一步加快推動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應當帶頭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應當堅定不移為黨育人,與時俱進為國育才,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應當努力發揚斗爭精神、弘揚抗戰精神、抗疫精神,踔厲奮發、砥礪前行,不斷開創學校事業發展新局面。
圍繞如何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楊東華結合本職工作從以下方面分享了學習心得。一是堅持黨的領導,維護黨的團結統一,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師生,不斷開創學校大后勤工作高質量發展新局面。二是發揚斗爭精神,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守好陣地、守好師生群眾根本利益,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為學校的事業發展保駕護航。三是心懷“國之大者”,服務學校高質量內涵式發展,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貫徹群眾路線,推動學校大后勤工作支撐服務學校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文稿終審:黨委宣傳部 黃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