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廣州4月4日電(通訊員張陽)3月31日上午,廣東省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醫學教育基金會(下稱“基金會”)成立大會在孫逸仙紀念醫院大禮堂舉行。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秘書長蔡延釗,廣東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登記處處長蔣南,廣東省教育廳辦公室三級調研員秦顯鋒,廣東省慈善總會副秘書長李彬,廣州市紅十字會賑濟救護部、愛心企業、愛心校友及媒體代表,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宋爾衛院士、黨委書記古小紅等院領導及醫院臨床和職能科室代表近100人出席大會。會議由醫院總會計師、基金會副理事長朱胤主持。

儀式現場
匯聚社會公益力量,助力醫學人才培養
大會伊始,由蔣南處長宣讀了《廣東省民政廳準予基金會設立登記決定書》,并向基金會理事長古小紅授予《基金會法人登記證書》。

蔣南處長向古小紅理事長授予《基金會法人登記證書》
陳春聲黨委書記、蔡延釗秘書長、蔣南處長、秦顯鋒處長、宋爾衛院士和古小紅理事長共同為基金會揭牌。

揭牌儀式
隨后,古小紅理事長向蒞臨基金會成立大會的嘉賓表達了誠摯的感謝,并介紹了基金會的成立背景、籌建過程、基本情況及未來工作重點。她提到,基金會是由孫逸仙紀念醫院發起,經廣東省民政廳批復注冊成立的非公募基金會。其宗旨是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守社會道德風尚,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弘揚“博愛、崇德、求精、奮進”的院訓精神和“救死扶傷、兼濟天下、敢為人先、精益求精、團結奮進”的逸仙情懷,傳承醫學教育優秀文化,促進醫學教育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培養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有家國情懷,有擔當奉獻精神的優秀醫學人才。基金會初步擬設立四個項目:逸仙發展項目、逸仙人才項目、逸仙學科建設項目、逸仙教育項目,所籌集到的資金將會用于支持醫院醫學教育事業發展,包括醫療、教學、科研等方面的工作;還將用于獎勵表現突出的學生和教師,資助困難學生,資助困難群眾就醫等。

古小紅理事長介紹基金會整體情況
陳春聲書記對基金會成立表示熱烈祝賀,他提到孫逸仙紀念醫院作為中國第一家西醫院及中國西醫教育的發源地,為祖國醫學事業發展培養出了大批優秀的高層次醫學人才,堪稱為“中國現代西醫學人才的搖籃”。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孫逸仙紀念醫院成立醫學教育基金會不僅是順應高等教育改革發展之所需,更是促進醫院高質量發展之所亟。

陳春聲書記致辭
秦顯鋒處長對基金會的成立表示衷心祝福,并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希望基金會秉持“傳承醫學教育優秀文化,促進醫學教育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宗旨,發揮醫院作為廣東省首批高水平臨床醫學院的引領作用,培養更多優秀醫學人才;二是希望基金會建立黨組織,發揮基金會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加強黨建和業務的融合;三是希望基金會發揮理事會作用,加強內部管理,依據法律法規和基金會章程開展工作,充分發揮好基金會應有的作用,為醫學教育事業作出貢獻。

秦顯鋒處長致辭
蔡延釗秘書長對基金會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他提到,廣東省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醫學教育基金會的宗旨,與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祖國統一、關注民族未來”的宗旨,都肩負著崇高的使命和光榮的任務。衷心希望兩會深入交流、密切合作,利用好兩個基金會的平臺,深入挖掘孫中山“天下為公”的博愛精神、宋慶齡“愛黨愛國愛民”崇高品格的時代意義和時代價值,共同推進和促進廣東慈善事業發展,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蔡延釗秘書長致辭
捐贈儀式上,捐贈人委托代表張和清先生向基金會捐贈人民幣390萬元,并對基金會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同時也呼吁更多愛心人士一起投身公益,共同支持醫學教育事業發展。

捐贈人委托代表張和清先生向基金會捐贈人民幣390萬元
院長宋爾衛院士向支持醫院及基金會發展的領導嘉賓表達了誠摯的感謝。他提到,醫學教育需要注重“以德為先”的人才培養理念,在未來的醫學教育實踐中,孫逸仙紀念醫院將始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的要求,重視德育教育,培養出具有家國情懷、懷有仁心仁術的高素質醫學人才。作為非盈利性的公益組織,基金會成立后將會更好地服務于醫院醫學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推動醫學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醫院院長宋爾衛院士代表醫院致謝

醫院總會計師、基金會副理事長朱胤主持儀式
秉承中山先生伉儷公益初心,推動醫療慈善事業發展
巍巍逸仙,榮光百載。孫逸仙紀念醫院始建于1835年,是中國近代第一家西醫醫院,中國西醫學教育的搖籃,中山大學醫科的發祥地,也是偉人孫中山先生學醫及民主革命的策源地。醫院于1866年創立博濟醫學堂,這是我國最早的西醫學校。在百年傳承的教學傳統的基礎上,醫院形成了“名人情懷、名師傳授、名家督導”的“嶺南教學特色”。醫院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始終堅持將深厚的醫院歷史文化沉淀、孫中山精神以及前輩高尚的醫德醫風融入教學之中,以德育人,教學成果斐然。
迢迢珠水,愛心永存。孫逸仙紀念醫院作為中國近代西醫和西醫教育的濫觴,不僅創下中國西醫史上多個第一,還有著深厚的公益慈善文化積淀。1886年孫中山先生以“逸仙”之名在此學醫,開始從事革命活動,1912年5月,他重歸母校,并捐獻100元(當時每斤大米約0.06元)。作為中山先生革命戰友和知己的宋慶齡女士在建國后也積極投入婦女與兒童的文化、教育、衛生與福利事業。秉承中山先生伉儷公益初心,孫逸仙紀念醫院始終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的定位,將公平可及、群眾受益作為出發點和立足點,矢志守護人民生命健康。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孫逸仙紀念醫院一路走來收到了無數社會賢達和愛心人士的幫助。2008年6月,中山大學校友、企業家許建設先生捐資30萬,啟動“逸仙優秀醫學人才培養計劃”,十五年間,約80位“逸仙人才”得益于該計劃迅速成長;我國著名愛國企業家、慈善家方潤華先生于2010年通過香港方樹福堂基金、方潤華基金捐資200萬港幣,幫助建設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樹華乳腺癌研究中心,從該中心走出了孫逸仙紀念醫院第一個中科院院士——宋爾衛院士;美國華僑陳慧珍女士年輕時曾因貧病交加暈倒在路邊,受到了孫逸仙紀念醫院救治和幫助,她懷著深深的感激之情,在去世前立下遺囑,把遺產捐贈給救治過許許多多的貧苦大眾、挽救了數以萬計生命的孫逸仙紀念醫院,2014年至今捐贈金額總計超過486萬元港幣,目前這筆捐贈仍在持續中;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孫逸仙紀念醫院也收到來自社會各界許多愛心人士的捐贈……
經過百年傳承和積淀,公益慈善文化已成為醫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醫院職工積極弘揚樂善好施、互幫互助的傳統美德,為醫院的發展慷慨解囊。2015年,孫逸仙紀念醫院原婦產科副主任梁紀醫生捐款100萬元人民幣成立了孫逸仙紀念醫院首個愛心互助基金“梁紀醫生離退休職工互助基金”,以互助基金的形式為有需要的離退休職工提供資金支持;2018年,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血管內科著名專家朱純石教授捐款100萬元人民幣,設立了“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朱純石心血管教育基金”,用于獎勵優秀的心血管醫生及學子。
曾經,中山先生伉儷為國為民,而今,社會各界感念高義,薪火續傳。在上級領導的指導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鼎力支持下,基金會得以成立,古小紅理事長對此表示衷心的感謝!她表示,基金會的成立是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將匯聚多方力量,開啟醫學教育及醫療慈善事業發展的新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引導、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廣東省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醫學教育基金會成立正當其時,基金會將充分發揮公益慈善工作平臺的作用,積極宣傳基金會宗旨,發揮基金的最大效能,為推動醫學教育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并作出貢獻!

與會嘉賓合影
(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若有捐款意向,可與廣東省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醫學教育基金會聯系。聯系人:楊奕帆;聯系電話:020-38620764,13430365383)
文稿終審:孫逸仙紀念醫院 古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