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訊 學校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土木工程學院師生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積極探索綜合性大學工科發展之路,努力建設教師、學生、學院共同發展、特色鮮明的土木工程學院,取得了可喜成績。

海琴一號土木工程學院大樓
教師是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的關鍵。作為新建學院,院長、書記高度重視人才引進工作,按學科方向組建團隊、引進人才,已引進近70位“百人計劃”專任教師和30多位博士后(專職科研人員),專任教師從當初的“屈指可數”到目前的80多人,初步建立起一支多元化、國際化、高水平的師資隊伍。

從左向右、從上向下依次為:王復明院士、陳曉宏教授、劉建坤教授、馬保松教授
學院教師隊伍有良好的學緣結構,以40歲以下青年教師為主體,充滿朝氣和活力。學院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按學科方向建立教研室,通過開展新教師入職培訓、組織集體備課、開展教學競賽活動、建立學院教學督導隊伍等,指導和幫助青年教師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選任優秀青年教師擔任學生黨支部書記、輔導員、班主任,培養他們教育引導學生的能力;推薦優秀青年教師赴井岡山、古田、遵義、延安等地參加學校青年教師培訓班學習,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素養;指導、協助青年教師申報國家、省市基金項目和各類人才項目,參與相關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項目等研究。
近年來,學院教師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獲資助比例超30%,獲國家重點研發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新增珠江人才計劃創新團隊2個,廣東省卓越青年團隊1個,獲國家級高層次青年人才項目6個。2022年,學院科研項目立項經費首次超過1億元,人均科研經費達120余萬元;獲河南省科技進步特等獎一項,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1人榮獲廣東省自然科學二等獎、2人榮獲科技進步二等獎。

多元化、國際化、高水平的師資隊伍
實施寬口徑、厚基礎、復合型、個性化人才培養
立德樹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學院成立以來,一直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工作,大力引進師資,提升教師規模和教學質量;建立健全各類教學、科研實驗室,穩步提升實驗教學水平;與時俱進優化、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整合原有本科專業,申辦“土木、水利與海洋工程”新專業,實施寬口徑、厚基礎、復合型、個性化人才培養,獲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組織編寫“基于水土交融的土木、水利與海洋工程專業系列叢書”,已正式出版5本教材;依托中山大學河南研究院等平臺構建“土木工程學科群實踐育人共享平臺”,為師生參與工程實驗提供得天獨厚的條件;加強與行業企業、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建立多個實習基地,設立獎教獎學金;舉辦卓越工程師系列講座,邀請企事業單位具有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專家進校為師生作學術報告,開展合作交流;舉辦研究生論壇,促進研究生學術水平的提升。

組織編寫“基于水土交融的土木、水利與海洋工程專業系列叢書”

獲第十屆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
學院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學生從二年級開始在導師指導下進行專業學習與科研訓練;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訓練計劃,大學生結構設計比賽等各類競賽,部分成果在高水平學術期刊發表;組織開展“尋根·問道”社會實踐活動,開拓專業視野,培育家國情懷。
經過幾年的努力,學院建立了本碩博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構建了符合學院、學科特點的黨建與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體制機制,學院團委、學生會、研究生會和學生黨支部、團支部、班級等在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中發揮積極作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積極營造良好氛圍,努力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出彩的機會和舞臺!

堅持“五個融合”,探索符合時代需要的工科人才培養模式
近年來,學院有5位學生應征入伍,其中1人榮立三等功;有4位同學榮獲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優秀本科畢業生獎;有14位畢業生赴基層就業,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和好評。2022年,學院本科畢業生有24人進入世界排名前50的高校繼續深造。王復明院士領銜主持的《基于“水土交融”理念的大土木人才培養與實踐》獲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
引領學院特色發展、融合發展、跨越發展
學院以“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理念為指引,探索“特色發展、融合發展、跨越發展”之路。學院自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將土木與水利、交通、海洋工程等學科融合發展,重點發展基礎設施運維、地下空間工程、海洋土木工程、城市水務、水資源水生態、河海動力過程6個特色學科方向,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土木”工程學科,培養構建人類美好家園的卓越工程師與科學家。
實現學院的跨越發展一靠人才、二靠平臺,在大力引進人才的同時,學院積極參與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的建設,先后申報成立廣東省地下空間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海洋土木工程重點實驗室、中山大學河南研究院等,開展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2022年,我們與兄弟高校聯合申報全國重點實驗室,取得重要進展。

曹新書記作土木工程學院黨建工作匯報
學院黨組織和黨員在學院建設中發揮引領、組織和保障作用。學院設立三個教工黨支部,每個支部由兩個學科方向的教師黨員和黨政管理、實驗技術崗位黨員組成,從組織和思想引領上促進教職工隊伍的“水土交融”;研究生黨支部按學科方向設立,本科生黨支部單獨設立。師生黨員在教學、科研、管理、社會服務、學風與師德師風建設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影響和帶動全體師生與黨同心、與國同行、與時俱進,自覺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保障學院發展行穩致遠。

中山大學河南研究院基礎設施綜合試驗場開工儀式

中山大學河南研究院

學院師生在中山大學河南研究院
中山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的發展,是新建學院、復辦學科,是在綜合性大學建設工科,既要薪火相傳,傳承紅色基因、培育家國情懷,又要與時俱進,守正創新、面向未來。我們鼓勵師生立大志做大事,團隊合作,開展有組織的科研,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未來,我院校友將在職業發展與人生實踐中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力、思想力與行動力,為他們參與建設的高鐵、地鐵、機場、大壩、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賦予更多人類的溫情與美好!
近年來,學院積極挖掘老校友的故事,傳承與弘揚“為社會福、為邦家光”的精神;拍攝學院和各學科團隊視頻,推動構建團隊合作、敬業奉獻的學術共同體;征集和發布院徽、院名題字,確定“水土交融,知行合一”為學院文化建設核心理念,進一步增強學院師生的凝聚力與歸屬感;建立健全學院工會、團委、學生會、研究生會、校友分會等,開展各類活動豐富師生生活,建設共同的精神家園。

赴外伶仃島開展黨建培訓暨教職工培訓

舉辦工會精品活動

舉辦師生運動會
當前,學院進入了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的新階段,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學校第十四次黨代會決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推進落實學院“十四五”規劃,在黨的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更大的進步,為學校百年校慶獻禮,向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土木”工程學科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