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訊(通訊員陳保瑜、羅毅)2022年3月至9月,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科副主任范翔在云南省鳳慶縣人民醫院進行醫療幫扶。
2022年3月22日,中山大學各附屬醫院第四批幫扶醫生來到了鳳慶縣人民醫院。還未從廣州動身之前,范翔就已經向當地神經外科的張崇東主任提前了解了當地科室情況,做足了功課。在醫院召開的各科主任見面溝通座談會上,范翔針對科室實際情況,提出了盡快購買顯微鏡等相關手術設備和器材的建議,同時分享了根據當地常見病,確定了“做能做的手術,把能做的手術做完美”的幫扶計劃。范翔希望能用自己的技術和經驗,在最短的時間里,提高當地神經外科的醫療水平,造福當地百姓,為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
來到鳳慶縣人民醫院后,范翔的身影活躍在科室和病房,查房示教、分析病例特點等成了他的日常。鑒于科室人員都經過進修學習,有一定理論基礎,但欠缺臨床經驗和信心的情況,在范翔的倡導下,科內建立了術前詳細討論制定計劃、術后及時復盤查缺補漏的學習制度,對每一例手術均進行手術要點分析講解和術后復查,相互交流手術收獲和不足之處。經過幾個月的幫扶,鳳慶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迅速成長起來,陸續開展了多項先進的手術技術,使鳳慶縣的老百姓足不出縣便能獲得很好的治療。

范翔和科室人員術后復盤
精心規劃布局,實施精準幫扶
鳳慶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以往技術薄弱,缺乏開展顯微外科的設備和技術,神經腫瘤手術更是醫院技術空白。范翔知道,這次幫扶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對神經腫瘤手術進行系統教學、規范診療,幫助當地醫務人員掌握顯微技術。在幫扶過程中,范翔在儀器缺乏的情況下,通過借用顯微鏡,自帶顯微器械,還克服了沒有頭架和自動牽開器等種種困難,累計開展了5例神經腫瘤手術,并取得良好效果。在填補了醫院開展神經外科顯微手術空白史的同時,還鍛煉了科室隊伍、帶動科室醫生熟悉顯微操作,為后續醫療幫扶打下良好基礎。其中,左側海綿竇旁腦膜瘤顯微切除手術還被人民日報網絡版報道,提高了鳳慶縣人民醫院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范翔幫扶結束時,醫院購買的顯微鏡和相關器械均已到位,他深信,這些都將對神經外科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幫扶做的第一例腫瘤手術來自患者張女士,她因腰腿疼痛而入院,來院時已不能站立,只能曲腿躺著,檢查發現是椎管內腫瘤,腫瘤已經完全占據了椎管空間,壓迫脊髓神經,不治療必然導致癱瘓。以前,這樣的患者只能被介紹到昆明市里的大醫院去做手術。但是當家屬了解到幫扶的范翔主任是神經外科專家,經驗豐富時,決定留在鳳慶縣人民醫院。鑒于這是院內第一臺神經腫瘤手術,范翔領導科室從腫瘤特性、手術要點、術中體位和術后恢復等各個方面做了全面準備。2022年4月30日,張女士在全麻下完成了腰1-2神經鞘瘤顯微切除,手術只切除了腫瘤上下部分椎板,最大限度的維護脊椎穩定性,術后患者疼痛完全消失,出院時已可下地行走,家屬非常感激,出院前特地制作了錦旗表示感謝。據了解張女士現在已經重歸正常生活,還可以從事一定體力勞動。

范翔在示范脊髓顯微手術

范翔與送錦旗患者家屬合影
高血壓腦出血屬于當地的常見病,范翔計劃幫扶提升腦出血方面的規范化治療。他決定以腦出血穿刺手術為突破口,通過小講課對腦出血的手術定位、規范化技術和操作逐一講解,并引導當地醫生進行手術規劃,開展了腦出血經額穿刺新術式,提高了當地醫生治療腦出血的信心和技術。現在腦出血治療在鳳慶縣人民醫院已是常規操作,此類患者不用再轉去其他醫院,讓當地群眾受益良多。
腦外傷也是當地常見病種,但是腦外傷原因五花八門,傷情千變萬化,很考驗醫生的臨床經驗和技術。范翔以腦外傷標準化去骨瓣減壓為基礎,結合講解顱高壓和腦疝機制,反復培訓醫生的精準定位理念、手術原理和技巧,使當地醫生處理外傷水平明顯提高,現已能獨立處理復雜腦外傷,并取得良好效果。
范翔還根據自己科室管理經驗體會,對醫院的建設和神經外科的管理制度提出改進意見,獲得醫院積極響應。
深入鄉村一線,開展義診服務
鳳慶縣地處山區,各大鄉鎮與縣城被大山隔絕,連接的道路全都是蜿蜒崎嶇的盤山公路,有些較遠地方的道路甚至是坑坑洼洼的毛坯土路,這對于年老體弱者來趟縣城看病就醫實屬不易。在鳳慶縣人民醫院的組織下,范翔等人深入各鄉鎮進行義診活動,為老百姓排憂解難,同時對鄉鎮衛生院進行工作上的幫扶與指導。特別是在深入臨滄市二院、滄源、耿馬和鎮康縣醫院時,除了義診,還和當地醫院專科進行了學術交流。在總結會上,范翔一并將交流觀察所得以及對如何提高臨滄市屬縣醫院醫療水平的想法和建議做了詳細說明。
開展科普講座,傳播健康知識
結合在下鄉義診的調查及日常臨床工作的體會,范翔在科室專門組織了垂體泌乳素腺瘤規范化治療的培訓。后來還在鳳慶縣電視臺作了垂體泌乳素腺瘤的科普講座,提高了當地婦女對月經不調這一常見疾病的認識。

范翔在科室進行神外基礎強化培訓
范翔在幫扶工作期間累計開展手術帶教10余臺、顱內腫瘤4臺、椎管內腫瘤1臺,門診共診治病人數超過300人次;完成了顯微鏡下腰椎椎管內腫瘤切除術、鞍區腦膜瘤切除術、功能區巨大腦膜瘤切除術等院內首例手術,填補了科室發展的空白;完善腦外傷、腦出血的規范化治療,使科室診療水平邁上新臺階,為鳳慶縣培養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團隊。此外,范翔還和其他幫扶醫生一起,捐出全部工作績效獎勵,設立了“中山大學醫療幫扶鳳慶救助金”專戶,為醫療幫扶事業添磚加瓦。
在幫扶期間,范翔親眼見到了祖國邊疆的建設發展,感受到了“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的深刻意義。范翔表示,中大和鳳慶結緣快十年了,在祖國這片美麗的西南邊陲,無數中大人留下了腳印,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幫扶工作,把自己的本領傳授給當地醫生,造福一方群眾。
文稿終審:校工會 許東黎